樊慰慈教授
箏演奏家、作曲家、音樂學者,「箏藝之研」創辦人,現任中國文化大學中國音樂學系專任教授兼藝術學院院長、中華國樂學會常務理事、中華國樂團行政總監、臺北市立國樂團藝術顧問,曾任行政院新聞局及文化部傳統藝術中心金曲獎評審委員、台新藝術獎觀察委員、中正文化中心音樂評議委員、《音樂時代》雜誌專欄主筆,專文並經常登載於《表演藝術》、《鋼琴藝術》(北京)、《秦箏》(西安)等專業期刊。
箏啟蒙於廖運生老師,1977至78年間曾向陳蕾士先生學習。1987至94年間赴美、加34個主要城市舉行135場獨奏會及示範講座。曾首度將整場非西洋古典節目帶入美國著名的Dame Myra Hess紀念音樂會系列中,該場箏樂獨奏會並由古典音樂電臺WFMT進行現場實況立即轉播,隨後並在全美播出。2004年與2008年兩度參與江蘇省揚州市「中國古箏藝術學術交流會」名家專場演奏。2009與2011年兩度參與北京古箏藝術節名家專場演出,並分別應邀赴西安音樂學院執行「樂府講壇」高端講座,北京中央音樂學院舉行「現代箏樂講座」。2009與2011年擔任香港國際古箏比賽評審,2012年擔任上海敦煌古箏比賽評委,2014年參與首屆香港國際古箏研討會名家專場演出及演講。2015年先後赴南京、北京及廣州參與各項大型箏樂活動擔任演出及演講。
“炫光”古箏發展的模式難以複製
2013年,樊慰慈教授第一次在當年的上海樂器展接觸到光安家族製作的古箏。他記得當時試聽試彈,並不太習慣這一“新面孔”的音色、手感,“聲音很有個性,因為製作技術不同,和中國生產的一般古箏有所不同,出來的聲音也各有特色。”
在光安與箏炫合作初期,樊慰慈得以在香港看到光安家族有少部分使用四五十年以上樹齡桐木製作的中國古箏。這一時期的慢慢接觸,讓他逐漸領會了日本技術製作的中國古箏的特色。他談到:“箏炫主席莫偉梁對古箏製作非常有興趣,有相當研究,他最初引進光安古箏時,便請我們去試,非常尊重各位古箏老師意見,不斷和光安先生討論、研究,使製作更合乎中國傳統古箏演奏習慣。雙方合作研發“炫光”箏到現在也有好幾年了,經驗越來越豐富,樂器非常精緻,服務也很到位。”
“炫光”古箏究竟好在哪裡,樊慰慈認為,最根本的因素應在木料的精良,四五十年樹齡以上的桐木,已經相當頂級。自然風乾、整刳工藝、手工製作也都是重要的影響因素。
在箏炫與光安廠合作初期,樊慰慈先後演奏過兩台光安廠生產的古箏。第一檯面板稍厚,聲音較沉。第二檯面板稍薄,聲音較亮。那麼,到底怎樣的音色才是好音色?樊慰慈認為這是一個非常主觀的判斷,正如個人的口味一樣,鹹淡酸甜,各有所愛。總體來講,最近十年,中國古箏較偏好較亮較脆,金屬性較強烈的聲音。長期接觸“炫光”古箏,他也觀察到:光安廠生產的古箏在過去六七年裡發生了些許變化。
早期光安箏聲音較厚、沉,金屬性不那麼明顯,偏向傳統絲弦。近兩三年對於市場需求的解讀、判斷,要打開中國銷售市場,漸漸在向主流融合。“但這並不表示否定較厚較沉的聲音,這是兩種不同的美學。不能以簡單的喜歡與否、好壞之分判斷。”他認為,從鑒賞角度而言,因曲而異。較厚較沉的類別適應演奏古曲,以及音樂內涵較為深沉的曲子。演奏歡快、激昂、慷慨的樂曲,音色較亮的箏更能發揮特色,可以說各有千秋。
作為演奏者,需要判斷古箏樂器特色,為不同的曲子選擇不同的古箏。一般而言,古箏獨奏音樂會,極致呈現箏曲的風格性、藝術性,演奏者都會準備好幾台古箏。為保證演出效果,古箏無法做到和鋼琴、小提琴一樣,整場音樂會不換樂器,因此古箏樂器被認為不夠進步。但古箏講究採用不同音色的樂器演奏不同風格的作品,這不是樂器本身的缺點,而是特色。
樊慰慈認為,“炫光”古箏的出現提供了不同樣式,不同音色,讓人們有了更多選擇。木料的講究,手工技術,也許能夠引起人們對於古箏製作的思考。但他也指出,本質上“炫光”古箏難以對古箏生產產生影響。因為“炫光”古箏小規模高品質的發展模式,成本高昂。現在中國古箏樂器市場供不應求,樹木長成、砍伐、烘乾,快速流通是大勢所趨。僅以養木頭、自然風乾而言,看似沒有成本,實際是昂貴的時間成本,因此要產生實質上的影響很困難。但事情都有兩面,這同樣沒有絕對的好與不好之分。企業大小之間,瞄準的市場不同,取捨不同,都在以各自的方式滿足市場的需求,也從製造業的角度推動了古箏藝術的普及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