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箏獨奏曲《定風波》
演奏/作曲: 鄧翊群
由鄧翊群創作於 2015年8月,取名於南宋詞人蘇軾詞作《定風波一莫聽穿林打葉聲》。本詞為蘇軾被貶黃州失意時期所作。作者被這首詞所打動,切己感同深受,借詞意來抒寫現代人類社會中面對苦難境遇、命數迭起的豁達人生觀。 在音樂上作者吸取了湘鄂山歌音樂,保留傳統民樂根基的同時又適用了當代的一些音樂語匯表達,有借古之情寫今之意。
六十年級別以上的日本桐木
日本桐木長於寒帶,生長速度比一般東南亞地區的樹木慢,是故日本桐木的年輪會較細密,用於製箏,其聲層次分明,樸實圓潤,是每一台炫光箏得天獨厚的優勢。
桐木的木紋為每一台炫光箏注入靈魂,年輪周而復始地見證樹木成長,紋理伴隨著樹齡變得更為獨特,賦予每台炫光箏也獨一無二的生命。
選用六十年級別的日本寒帶桐木作琴身,是極為珍貴的罕有配置,是可遇不可求的珍品,由木而生的靈氣籠罩琴身。此一級別的炫光箏所展現的已是音質的獨特個性及美態,建構出一幅幅難以超越的音牆,帶領人們觸動箏音的靈魂。
以印度小葉紫檀作琴頭,不只是因為其珍貴稀有,更取其木性。印度小葉紫檀為紫檀中的精品,密度大,穩定性高,硬度為木材之首,不易變形裂開,是用作琴頭的最佳選材。
嶽山選用整條的印度小葉紫檀,經工匠反覆調整弧度入榫裝嵌,將箏音的傳導昇華。
印度小葉紫檀
3D入榫製作邊框令琴身更見立體,別樹一格,整個製作過程相當考究。製作期間不但需要經過人手反覆打磨,務求達至光滑明亮,入榫時亦要不留空隙,避免影響箏音傳導。此手工工藝的最高境界是追求形神美的同時卻講究不著痕跡,這亦是炫光箏的其中一項標誌,難以複製其形神美。